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

“返本与创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马克思恩格斯文本文献研究分会2022年年会成功召开

发布时间: 2022-09-07




返本与创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

马克思恩格斯文本文献研究分会2022年年会成功召开

 

2022年8月26-27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马克思恩格斯文本文献研究分会成功举办2022年年会。本次会议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马克思恩格斯文本文献研究分会、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主办,《教学与研究》编辑部协办,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本次学术会议同时作为北京师范大学120年校庆的学院庆祝活动之一,邀请了来自29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60位专家学者进行主题报告和分论坛发言,吸引了近500位师生线上参会学习交流。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会长郝立新教授,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副会长、马克思恩格斯文本文献研究分会会长魏小萍研究员,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秘书长、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专职副书记薛伟江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亓振华等参加了开幕式并先后致辞。开幕式由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杨增岽主持。

郝立新对研究分会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对分会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期望。他在致辞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文本文献研究应该遵循自觉、自信和自主的“三自原则”;要求马克思恩格斯文本文献研究的目的不管是返本还是创新,都离不开自觉的意识、自信的心态和自主的姿态。魏小萍指出,当前中国马克思恩格斯文本文献研究队伍人员构成合理,专业能力突出,同时强调马克思主义研究需要以文本文献为基础、以现实关照为宗旨,结合中国现实、关照世界现实,真正形成以中国语言来表达的思想观点和研究体系。薛伟江认为,本次研讨会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提出马克思主义研究应该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方面做出应有贡献。亓振华代表学院作了开幕式致辞,诚挚欢迎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对各位参会专家学者和会务组表示感谢,并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发展历程,指出本次会议有助于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纵深发展,推动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创新,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他同时表示,作为学院庆祝北京师范大学百廿校庆举办的学术活动之一,本次会议对于凝聚学术共识,加强同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具有十分积极的学术意义。在开幕式主持环节,杨增岽首先对恰逢北京师范大学百廿校庆之际承办此次学术年会深表荣幸,向各位专家学者表示感谢。他表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马克思恩格斯文本文献研究分会及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始终关心和支持我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各项工作,此次会议学术名家和青年新锐云集,定将带来一场思想盛宴!

开幕式结束后,安启念教授、王东教授、杨金海教授、魏小萍研究员、聂锦芳教授、韩立新教授、王凤才教授和刘怀玉教授先后做了主题报告。研讨会由杨增岽教授主持。

安启念教授从文本文献研究出发,指出了当前马克思主义研究取得的突出成绩,同时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增长点。王东教授结合《资本论》文本研究和哲学创新进行了主旨发言,他认为文本文献研究应该围绕着《资本论》文本研究中的突出问题,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关键与核心,他同时提出了文本研究和理论探索需要重点关注的六大问题。杨金海教授围绕着“深化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考据和传播史研究”的主题,分别解释了马克思主义文本文献研究为什么应该加强、如何加强以及如何对研究成果予以转化和应用等问题。魏小萍研究员主要从文本语境切入分析了马克思的正义观,认为文本研究中应该做到价值判断和唯物史观在理论上的一致。聂锦芳教授从五个方面介绍和分析了马克思资本理论研究的新进展及其效应问题指出马克思关于资本功能的变迁和危机的分析是丰富的,尽管它作为未完成的理论体系,但它仍然是人们整体介入和系统分析20世纪的恰当途径。韩立新教授重点介绍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在线版的特点和优势,认为在线版能够更好地发现和追踪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形成过程及其差别。王凤才教授基于MEGA2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关系,他在梳理国内外学术界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关系的三种主流观点即一致论、对立论和差异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变论”的新观点刘怀玉教授以恩格斯青年时期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为文本依据,在综合马克思主义空间—城市理论基础上,主要介绍了城市空间“区隔”对社会阶级形成及其发展的影响。

本次年会除了主论坛的主题报告,还分别在26日下午和27日上午设置了两个分论坛,涵盖“《德意志意识形态》和文献学”、《资本论》研究专题和青年黑格尔派研究以及马克思与当代思潮等主题,共有50余位学者参与了讨论。学者们围绕“返本与创新”的命题,紧扣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的文本文献陈述了各自的真知灼见,展开了热烈的分享和讨论。总体来看,学者们从宏观和微观等不同层面的思考、从文本研究到实践教学等不同视角的切入、从概念分析和思想论证等不同性质的写作等诸多维度展示了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研究成果。他们的发言主题既涉及到关于《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及其手稿、《神圣家族》《克罗茨纳赫笔记》等文本的研究,也包括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论述,这些都充分展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恩格斯文本文献研究领域生机勃勃、硕果累累的大好局面。

在闭幕式环节,杨增岽和魏小萍分别做了总结发言。杨增岽高度评价了本次会议的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和前沿性,指出本次会议充分展示了新时代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特别是马克思恩格斯文本文献研究的水平。他表示,此次学术活动的成功的得益于大家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参与,希望研究会、各位专家学者,继续一如既往地支持、关心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发展。魏小萍对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表示高度赞赏,对承办本次会议的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表示衷心感谢,表示要经常举办这种水平高、影响广、效果佳的学术会议,期待马克思恩格斯文本文献研究取得更多优秀成果!

 

 

 



Copyright © 2018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